当前位置: 首页->大宏说纪
 

“酒后驾车”知多少——对违法违纪行为说不(二)

时间:2018-5-8 来源: 作者: 【关闭

  四、量纪问题

  (一)酒后驾驶量纪轻重标准

  酒后驾驶量纪轻重标准应根据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小、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错(罪)悔错(罪)态度、是否积极配合调查等情节综合判断。

  其中,酒精浓度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因为涉嫌犯罪,给予开除党籍处分;60-80毫克/100毫升的,一般给予留党察看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40-60毫克/100毫升的,一般给予严重警告处分;20-40毫克/100毫升的,一般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二)酒后驾车地点不同,量纪是否应有所区别?

  无论是在道路上酒后驾车,还是在单位、家属院、广场、地下停车场等场所酒后驾驶,都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公共安全都会产生潜在的威胁。应当指出,如果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酒后驾车处分,相对人员较少的地方酒后驾车处分要重一些,因为前者对公众潜在的威胁要更大一些。

  (三)酒后驾驶公车与酒后驾驶私车,量纪上是否应有区别?

  从本质上说,酒后驾驶公车与酒后驾驶私车,对公共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酒后驾驶公车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酒后驾驶公车处分可以较酒后驾驶私车处分相对重一些。

  (四)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酒驾肇事被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必须解除劳动合同?

  目前,对违纪公务员的处分严于违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对判处管制、拘役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保留公职前提下,给予重处分即可。

  因酒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国有企业人员可以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劳动合同法》第39条“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作限制解释,不是必须解除劳动合同,由单位综合各种情况酌情决定。如果因酒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国有企业人员平时表现较好,是单位业务骨干,认错、悔错态度诚恳,系初犯,可以在作出开除党籍处分的前提下不解除劳动合同,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采取调整工作岗位、降职、扣发绩效工资奖金等方式处理。所以,对案例四中的杨某,可以不解除劳动合同。


  五、酒后驾车的后果

  1、受到党纪政纪政处分,甚至被法院作出刑事判决的,可能被判处实刑,失去人身自由。

  2、影响到年终考核,甚至影响到职级的晋升。

  3、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致人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且,对于酒后驾驶这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在商业保险合同中都有免于赔偿的明确约定,无法通过保险进行赔偿。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做到,不松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违法违纪行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