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人情”成为腐败的“入场券”

时间:2018-3-7 来源: 作者: 【关闭

人情能让社会和谐,让国人感到温暖,人情味的浓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群体团结与否的重要标志。然而作为领导干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讲人情已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又关系到党性修养、党性原则和党的作风问题。因此必须正确把握住做人做事的界限,做到“做人做事讲制度,工作当中讲原则”。

有坚持原则的领导,遵章守纪的群众,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更有活力。丧失原则,失去公心,“关系网”会与“腐败网”相通,人情会与腐败相连。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关键是没有处理好人情和原则的关系,没有把握好人情观,最终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作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情观,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人情与其所承担的公共权力的界限。

人情里面有制度,交往当中讲原则。正确对待人情,就是要做到讲人情不能错位,讲人情不丢党性,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谨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为党和人民谋利的,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当前,各项法规和制度趋于完善,我们所面临的考验是如何按制度办事,如何用制度管人,如何将人情关进制度的牢笼。

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明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和渠道办理的事,常常被当事人的一些亲属、亲戚或朋友四处“走动”找门子,请客送礼拉关系而受到干扰,有些部门和领导囿于利益驱动下畸变的感情,明知是违背原则也竭力去为当事人说情,严重影响执法部门秉公办事。这是一种必须抵制的腐败之风。

有谚语云:大公无私是圣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基层干部只要心怀党规党纪,心念民生福祉,用权从严,做人从实,自然能在情与法之间找到平衡,避免人情成为“腐败”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