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广奇,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现任靖江市看守所副所长。
他是一位普通的管教民警,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感天动地,努力将平凡的工作都做得完美。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听到的是宁静、平和的心跳和感恩、报德的脉搏。
13年前的癌症梦魇,不仅没有击败、拖垮他,反而让他感悟了更多对生命、对工作真谛的理解,锤炼了他安静、平和、坚韧、踏实的品性。他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在看守所工作的7个年头里,他以春风化雨的大爱感化着无数在押人员,以平和、安静的力量战胜了在押人员的挑衅与暴躁,让他们回归正道、重获新生。
战胜病魔 重获新生
2003年5月,37岁的居广奇被确诊为肺癌,不得不暂时告别工作岗位。正当壮年,疾病却突如其来,迷惘有之,痛苦亦然,病床上的居广奇展现了军队转业民警骨子里的坚强。
“不幸是上帝给予的恩赐。”许是人生里的一个又一个磨难,锻造了居广奇坚韧不拔的品格。在手术结束后的病床上,他仰望窗外透蓝的天空,拍拍妻子强忍颤抖的双手,安慰说:“别难过,我能挺过去,和你一起陪儿子读大学、找工作、娶老婆。”妻子点着头,一直等到老居陷入沉睡后,才让眼泪放肆地纵横脸颊。
“不在乎,不马虎。”是居广奇患病后的人生格条,被贴于床头。但这平淡的6字格言,却让居广奇神奇般地战胜了病魔。 “不在乎,别多想,但也不能马虎,要积极对待,努力战胜。”居广奇解释。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能够给予他心灵慰藉的是一本又一本的古旧书籍。他的妻子记得,家人为他四处筹集医疗费时,居广奇竟还独自一人行走在上海的街头巷陌,寻找便宜的古旧书籍,一口气买了10本打折的口袋书。书成了他与病魔作斗争的武器。居广奇说,看病和复查之余,几乎逛遍了上海、南京的旧书店和书摊,每每此时,总有一种犒劳自己与病魔战斗的快感。
居广奇在微博上记录和病魔作斗争的历程。2014年6月5日,他写道:得癌症的收获是深刻体会了组织的关怀温暖、战友的慷慨解囊、同事的雪中送炭、妻子的不离不弃、老天的不吝眷顾,还有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带给我的精神慰藉,因为生病,所以体会更深。明天是动手术整11年,苦痛已经过去,未来还在远方。
适应岗位 业精于勤
考虑到身体状况,居广奇几经思虑,主动向上级提出调岗:想去看守所做一名管教民警。“我想做更多事,做管教民警是做‘人的工作’,我虽不是英雄,但应该有用武之地。”居广奇说。他的坚定令领导深受感染。
管教民警的日常工作琐碎而枯燥。信息采集、视频巡查、早晚点评、谈话谈心、检查内务、观察室外活动情况、对死刑犯进行检查……一切从零开始。年过不惑的居广奇拿出与病魔作斗争磨炼而来的平和和坚韧,学习监所法律法规、工作技能,自费报名参加培训考试,成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微博2014年8月3日写道:没想到时间紧任务重,很充实,接下来要专攻培训内容,11月份全国考试,充实自己第一,拿证第二。工作能用上,自己也感兴趣,也算是苦并快乐着吧;2014年11月6日:考试倒计时15天,心里稍微有点底了,能过关,75分以上比较难,但愿最后冲刺能再增几分。即使侥幸过关,还得学啊,进门易,学精就难了,好在感兴趣,觉得对人生、对工作有指导意义。
七年来,居广奇于监管一线,钻研甚深。他多方查阅资料,根据犯罪类型、性格特征、社会背景等,对在押人员的监管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对管教工作提出了“奖罚适当、娱乐多样、区分对象”的工作设想,对在押人员总结出了“法律转化、人生点化、亲情感化”的工作法,对管教民警提出了“把握重点、提升素质、预防突发事件”的可行性建议。
2015年1月7日,在公安部监管局“一级所”创建验收时,居广奇负责的监室连续获得12个100分,让公安部监管局处长大为赞叹:“如果我们每一名管教民警都能达到此类水平,我们看守所管理水平不知要提升几个等级,尤其是居广奇对监室管控能力,对在押人员的心理驾驭能力不是一般民警所能企及。”
感化挽救 做心灵牧师
刚刚从事管教工作时,居广奇发现,一到冬天,一些外地在押人员大多衣物单薄,询问得知,原来他们家在外地,收押后家属无法照顾。之后的每年春夏之交,居广奇将收集的衣物被子清洗消毒后,赠送给家属未能及时送衣物的在押人员。
他总是善于在这些细节上,维护在押人员的尊严,让他们安心改造。比如夏天在监室放置的冰块,比如提出设立让在押人员的亲人可以探视的单向视频室,比如更加整洁的淋浴室,比如对在押人员中老弱病残和心脑血管疾病者的特殊关照,比如向经济窘迫的在押人员被释放之后提供返乡路费。
曾有一名在押人员对居广奇说:“我的关押是有期的,而你却是无期的。”居广奇笑言:“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有期甚至不用监管,我愿意一直无期下去。”
2011年5月,犯罪嫌疑人张某因寻衅滋事被关押,入所后,情绪低落,行为异常。居广奇敏锐地察觉他可能有自杀倾向。居广奇一边安排人员全天候监控,防止意外发生,一边每天找其谈话,鼓励张某积极面对人生。当得知张某喜欢练字时,特意买来字帖给他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某主动找到居广奇:“这段时间和你的接触,我真正体会到,做事要先做人。”2010年,犯故意杀人罪的孙某被关押在过渡监室,由居广奇负责管理。居广奇连续20多天找他谈心,唠家常、谈人生、讲法论理。孙某有很浓的求生意愿,写完一封检举信后,希望居广奇代为寄送。居广奇办结归来后给了孙某一张寄送单凭证,孙某接过细看时,眼底闪过泪光。居广奇心知孙某悔意深重、善良闪现,循循引导其多读书,充实自身,过好每一天。一次洗澡时,犯吸毒罪的黄某不慎触碰到腹股沟处的结痂,由于长期注射毒品,结痂的掉落直接引发了股动脉破裂,鲜血喷涌如柱。居广奇发现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急救、送往医院,由于措施妥当、救治及时,黄某最终获救。主治医生表示,这一情况的生还率只有5%,急救或者送治途中稍有差错便回天无力。获救的黄某表示,自己的命是看守所给的,以后一定会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重新做人。
在居广奇的春风化雨、真诚感召下,在押人员敞开心扉、吐露心声,7年来,他挖掘线索539条,帮助破案132起,发挥监所打击违法犯罪“第二战场”作用。
收获幸福 堆积生命厚度
问他幸福是什么?居广奇说了好几个幸福的时刻。
一则发生在出租车里。一次,居广奇打车时,司机硬是不肯收钱,几番推辞后,司机终于道出缘由,原来他曾在居广奇负责的监所关押过,在居广奇的耐心开导下,如今已深刻反省,重新开始生活。居广奇听后,由衷开心,鼓励他要好好珍惜。硬是将车费塞到司机手中后,居广奇摆摆手笑着离开。
一则是行走在烧烤街上。一名外地人见到居广奇后,热情招呼他过去吃羊肉串。这名外地人曾因小偷小摸被关押于看守所,对别人很是排斥,但对居广奇却心悦诚服。
一则是今年过年时,小黄的奶奶送来一箱橘子。小黄刚成年时,因寻衅滋事被关押,但本质并不坏。居广奇为了挽救小黄,常在办公室与小黄聊天。小黄听居广奇说得入情在理,出所后,在新港一家船厂开铲车,月薪四千。小黄的奶奶将居广奇视为大恩人。居广奇自然不收礼物,相反还送了一些年货给小黄。
在妻子和很多同事看来,居广奇根本就不像一个患过大病之人,在他身上少有愁眉苦脸,有的是收获感、幸福感和踏实感。妻子说:“他的平和、宁静和坚韧,是我的精神支柱。”作家庞余亮先生说:“他的疾病没有击败他,而是将他度化到一个山头,他如今正满怀慈悲,救赎一个个失足的灵魂。”
居广奇说:“我很满足,与癌症斗争了13个年头,我已经赚了。我还能工作,还能对他人有价值,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或许我做不了金子,那我就做一块土,做一块砖,做一个螺丝。努力让生命延续下去,让生命变得越来越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