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庭审有悟

时间:2017-11-30 来源: 作者: 【关闭

      根据市纪委的部署,11月23日参加了市法院关于开发区会计袁某、季某玩忽职守一案庭审旁听活动。案情很简单:开发区会计袁某、季某未认真履行审核票据职责,致使开发区驾驶员范某虚开礼金票据等项目25次,通过修改原始凭证粘贴单,领取资金177.55万元,造成国家经济损失177.55万元。参加旁听的绝大多数是会计,原来大家都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会计只要不吃不拿、不贪不挪,应该不会犯事,没有想到还会犯玩忽职守罪。这一案例,尤其是公诉人与辩护人之间的辩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个警醒,真正起到了“查案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做好今后的会计工作,我获得如下启示:

      1、要重温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不像企业会计复杂,还是比较简单,属于会计基础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记账遵循的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有货币名称的,应当加填货币名称,货币名称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袁某季某二人未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审核凭证,忽视会计工作基本的规范,大写金额数字前留有空白,造成工作中的漏洞;让涂改的票据入了账,产生不可弥补的错误。会计人员要何时此案例进一步反思我们的会计工作是不是都严格按规范来要求的。重温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很有必要。会计人员要不断地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和实践来学深弄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而提高自己的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和会计经验。

      2、内审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各个单位都建立相关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但这些制度到底有没有发挥效果,从袁某季某的案例中就可看出,开发区也建立了很多内部监督制度,显然这些制度是挂于墙上,印于书中。开发区财政每月一次的内审、互查,这么多人都没有发现这么一个巨大的问题,次数达25次,时间是持续两年之久。这种内审,就是流于形式,做老好人。庭审中季某辩护律师狡辩,出纳出账未通过其授权。月底出纳将凭证交给季某面审,季某都未能发现问题,更别谈在网上审查授权。内审着重点在于事前预防,按岗位分工,是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既反映体制牵制,又体现程序约束,后一程序必须对前一程序进行检查审核。所以要严格执行内审制度,真正让内审起到事前预防,事后监督的作用,能真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老一辈财务工作者常说:财务工作无小事。实际就是说会计工作无小事,会计工作不得有半点差错。会计,俗称“死会计”,这个称呼,就要求会计人员对待会计工作要严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记账,都要讲究认真二字。袁某季某就是缺乏认真的精神,对范某的报账票据没有一一去进行审核。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明确要求礼品等不能入账。设想一下,如果袁某季某第一次就能审核出范某的虚假票据,范某也不可能再发生下次。正是因为袁某季某的马虎,让范某一次又一次得逞。将虚假的经济业务编入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也就不真实可靠。一丝不苟,对会计人来说,既是工作态度,也是职业道德问题。只有做到了一丝不苟,我们的会计工作也就不会出现偏差。(国土资源局黄黎明)